文/江南 在线配资网址
随着IPO和再融资政策收紧,A股市场迎来阶段性调整,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了终止上市。
,根据上交所官网消息显示,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之一的蜂巢能源主动撤回了A股IPO申请。此前,其计划登陆科创板,拟募资150亿元。
蜂巢能源方面表示,此时撤回IPO申请是基于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公司选择以自身及公司股东的最大利益为重,决定撤回A股申请,并考虑启动其他融资方案。”
截至,A股已有247家公司主动终止IPO,行业涉及光伏、锂电、生物医药、衣食住行、芯片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有观点认为,这些企业在现阶段选择主动撤回IPO申请,多是蛰伏下来,以待未来能获得更好发行结果。
撤回IPO后,蜂巢能源向上突围的脚步并未放缓。
在产品战略上,公司继续坚持“走窄门”战略,通过瞄准动力细分市场,推出全域短刀全面进化战略,全系产品升级快充,聚焦如短刀系列的大单品战略,以实现装机量名次的进一步跃迁。
在技术方面,蜂巢能源坚持长期主义,围绕着追求极致安全、快充和大容量电芯来提升续航,解决里程焦虑。在制造效率上,在攻克叠片3.0技术基础上,蜂巢能源正在研发超高速叠片4.0技术,预计将进一步大大提升叠片效率。
逆周期“顺势”成长
今年以来,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一方面是市场增速大大下滑,一方面是产品价格迅速走低。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电池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39.7GWh,同比增长31.4%。去年全年,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294.6GWh,增速高达90.7%。
在价格端,不论是三元动力电池还是铁锂电池,价格都快速走低。据统计,三元动力电池在2022年时最低价格为0.88-0.95元/Wh,到今年11月末,其价格跌至0.53-0.61元/Wh,跌幅近40%。
然而,如此形势下,在今年下半年,作为行业黑马的蜂巢能源却逆风起势,顺利杀出重围。
一组数据来自电池联盟:今年10月,蜂巢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达1.39GWh,单月破1.3GWh装机量,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阵营中排名第6,市占率首次突破3%。而得益于10月装机量的大幅度提升,蜂巢能源当月市场占有率首次突破3%,1-10月装机量排名也上升至第7,市场占有率较之上月提升0.24%。
另一组数据来自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371批、372批、373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近20余款车型搭载了蜂巢能源电池。而在工信部产品公告第374批、375批、376批中,又有27款纯电和插混车型搭载蜂巢能源电池。
蜂巢能源为何能逆势发展,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公司前期布局的主力产品——各系列短刀电池的大获成功。若往前推,则可以归功于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爆发。
今年以来,随着续航里程的不断提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大受欢迎。据中汽协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纯电动车累计销量达到了271.9万辆,同比增长31.9%,而插混车型销量达到了102.5万辆,同比增长91.1%。另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撰文,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插混乘用车的电池需求同比增长114%,大幅超过了纯电动乘用车电池需求25%的增长率。
短刀电池正是市场公认的“天生适合做PHEV的电池”。
据行业人士透露,在PHEV给予的电池空间有限的前提下,相比传统的方型电池,短刀电池的主要优势在于大幅提升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同时,短刀电池降低了电池内部电阻,非常便于电池的保温和散热,从而能够实现大幅提升电动车续航里程、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和寿命的目的。
早在2019年4月,蜂巢能源长薄(短刀)电池就首次亮相上海国际车展。2021年10月,蜂巢能源第一代L600短刀电池实现量产;同年12月,蜂巢能源提出了“全域短刀”战略,即短刀电池产品序列的全面覆盖,从电芯的“刀长”来分,从300-600mm的都有。到2023年,蜂巢能源公开表示,其全域短刀战略已全面落地,并进行快充全面升级,全系产品覆盖2.2C到5C充电范围。
作为行业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蜂巢能源最先尝到红利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蜂巢能源电池日上,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向现场人员表示,2023年,蜂巢能源旗下的短刀电池一共搭载了40款车型上市销售,总出货量达到13GWh。据公开资料,10月份PHEV汽车领域的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中,蜂巢能源排名行业第三名。
“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保供。客户的订单量都很大,供不上,整个国庆假期我们只休息一天,而且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明年年初。”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第二届媒体日上感叹道。
成长秘籍:走“窄门”+长期主义
短刀系列的大获成功,是蜂巢能源崛起路上收获的一枚重要果实。但如果将时间维度拉长,这颗果实大概率只是蜂巢能源未来道路上摘取的无数果实中的一颗而已。
对于已经呈现“寡头化”竞争格局的动力电池市场而言,蜂巢能源能在短短几年便能屹立行业榜单前十,其难度自然不可小觑。那蜂巢能源究竟是怎么杀出重围?
透过蜂巢能源当下短刀电池大获成功的现象,站在更高视角解读,我们可以发现,蜂巢能源在做战略布局坚持“走窄门”、“长期主义”,才是其有今日成绩的关键。
所谓“走窄门”通俗的说是走与大众不同的差异化竞争路线。
蜂巢能源的走窄门战略正确性体现在诸多成功案例中。
比如,蜂巢能源在建厂之初,就选择当时普遍不被看好的方形叠片工艺路线。事后证明,方形叠片工艺从源头上避开了宁德时代的专利攻防。同时,这一工艺技术路线为后面的长薄型短刀电池奠定了基础。直到目前,长薄型电池才开始流行,已知的广汽因湃、吉利极氪金砖电池都采用的是方形叠片工艺。
又比如,在三元时代,钴价高企成为行业之痛,蜂巢能源是行业第一个提出“无钴”概念的动力电池企业,这一概念当时同样被人嘲笑。但2021年,蜂巢能源在江苏举行了首款无钴电池量产下线仪式,意味着蜂巢能源由此成为全球首家实现无钴电池技术产品量产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前已经在长城系的欧拉、非长城系的一些车型上规模化量产装车,交付用户上万台。
此外,今天已经成为“蜂巢名片”的短刀电池,同样是窄门战略的集中体现。
对于蜂巢能源而言,长期主义体现在对于为提升电池性能和生产效率这一长期目标而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关于这一点,在公司当下引以为傲的飞叠工艺最能体现。
据了解,“飞叠”工艺指的是超高速叠片技术 3.0技术。其通过采用极片热复合与多片叠融合技术,在3.0时代,蜂巢实现了0.125秒/片的叠片速度。较1.0时代速率提升了5倍。
从1.0到3.0的不断进化过程中,每一代叠片技术的迭代其实都是隔膜处理技术的进步与设备结构创新的结合,蜂巢能源在叠片1.0和2.0阶段积累了大量材料和设备结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些也是当下飞叠技术诞生的基础。
而对于3.0时代而言,其相比前两代的最大难点在于,其涉及到颠覆掉原本1.0和2.0阶段的整个材料体系和设计体系。“它不仅是一台设备,可没那么简单。整个工艺全面了,整个产品设计全面,整个的材料体系全换了,包括隔膜,它是全套的变更。”
但在不断努力下,2022年12月,蜂巢能源在第三届电池日上发布超高速叠片技术 3.0 ——“飞叠”技术。2023年,蜂巢能源在盐城基地一期生产线飞叠短刀L400电芯累计生产超50万支,目前单线稳定日产超过10000支,用时两个月累计生产50万支。
在的电池日上,杨红新坦言:“飞叠”工艺是蜂巢能源发展道路上最难攻克的技术难题之一。“相比之下,其他工艺(指快充)反而相对简单一些。”
加快全球布局脚步
随着动力电池装机量步入“TWh”时代,中国动力企业出海成为必然趋势。
近年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纷纷加快自身的海外投产力度,在美国、欧洲等地建设当地工厂。主流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出口正在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出口的导向,向“海外新能源产业链本地化”的发展趋势转变,“无论是汽车还是锂电池,或者锂电池的原材料、装备。”
蜂巢能源同样瞄准海外市场布局。
早在2020年11月,即成立之初,蜂巢能源已经在德国萨尔州建设第一工厂,又一次率先于整个行业。
今年,蜂巢能源在泰国春武里府是拉差市(Sriracha Chonburi)举行仪式,宣布泰国模组Pack工厂正式开工建设。,蜂巢能源泰国工厂首款电池包下线。
值得一提的是,蜂巢能源还在泰国收到了当地的股权融资。今年,蜂巢能源旗下子公司与国际能源巨头Banpu(万浦)的子公司Banpu NEXT在常州金坛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Banpu NEXT将入股蜂巢(泰国)公司。这是蜂巢(泰国)公司自7月官宣成立后,首次吸引到本土合作伙伴入股。
根据杨红新讲述,蜂巢能源的出海策略“围绕着客户走,跟着客户走,同时希望我们的供应链跟着我们一起走,甚至供应链比我们走得更早。”
有消息称,蜂巢能源已经获得欧洲头部OEM厂商订单在线配资网址,订单规模近90GWh。业内相关人士透露,如果每瓦时的价格以0.6元来估算,这笔订单的价值将到达540亿人民币,将近百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