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股票配资实盘,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下一年的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这几年房地产业的深度调整有目共睹,市场需求不振,成交不佳,房企遭遇困境,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一传统产业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十字路口,亟待新模式带来的新突破。
事实上,面临如何“破”这一问题的,又何止房地产?传统产业要打破旧有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而新兴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需要突破。
事物的发展总是不破不立的。面对如何“破”的课题,需要拓展思维,见招拆招,寻找突破点和新道路,这或许才是产业经济不断进化、保持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
破壁
勠力创新是产业进化的前提
今年10月,医药行业传出了一个好消息。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鼻咽癌治疗。
这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的中国产PD-1单抗,也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的自主研发的国产创新生物新药。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徐瑞华看来,这标志着中国生物制药走向国际的新起点,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首次用中国免疫方案解决世界问题,意味着我们的新药研发、临床、生产及质量体系获得了国际监管机构的全方位认可。”君实生物全球研发总裁邹建军如是表示。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药物研发大国,创新候选药研发层面也在迎头赶上。而医药行业的突破,进一步昭示了“创新”这一产业经济向前发展亘古不变的主题。
创新是产业“破壁”的关键所在,这既是新兴产业的制胜法宝,也是众多传统产业在遭遇瓶颈时必须采取的措施。
,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新一批全球灯塔网络成员名单,华润建材科技田阳水泥成为“灯塔工厂”新军,它也是全球范围内建材行业的首座“灯塔工厂”。
从传统水泥工厂向数智化转型,背后的大环境是水泥行业的新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水泥产量18.67亿吨,同比下降0.9%。
华润建材科技总裁景世青认为,国内水泥行业需求量已经过了快速发展期,处于下降的平台期,“这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现象,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行业问题。”
为应对转型,田阳水泥生产基地部署实施了30多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用例,利用先进分析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和工业物联网技术,提高能效、劳动效率和设备效能以及质量绩效。
“我们希望用先进技术解决水泥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探索水泥全流程智能工厂之路,实现水泥工厂‘天花板’的突破。”景世青说。
破局
突破困境走出“阵痛期”
“家族肯定会砸锅卖铁支持公司的,公司会努力探索出一条尽快恢复正常经营的有效路径。”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在12月的月度管理会议上抛出了那句经典的“砸锅卖铁”。这家大型房企在8月突然曝出流动性危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2023年的房地产业,深度调整持续,下行周期仍在,房企压力巨大。“当前房地产的困局,并非周期波动能解释,而要用‘转场论’来分析,即从上半场到下半场的转换,或旧模式到新模式的转换。”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说。
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系列针对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的调整优化也已适时出台。
“认房不认贷”、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放松限购限售、调整首付比例、发力“三大工程”……政策效应已经显现。而房企如何走出市场调整、销售下滑、需求不振带来的阵痛,是房地产新模式“破局”的首要关键。
能够看到的是,碧桂园正在积极保交付,融创境外债成功重组,万达商管成功迈过对赌危机……可研智库报告认为,“稳定房企现金流”等工作,是平衡好房地产市场“稳”与“进”关系的重点。
“行业的阵痛期还没有结束,但终将进入新阶段。”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说。
不破不立,方能破局。这一年,亟待破局的不只是房地产业,也不仅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同样需要打破桎梏,实现新阶段的“轻装上阵”。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联合开启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领域反腐问题集中治理行动,有统计显示,行动开展后近一个月已有184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同时,医药代表、药企销售费用等话题轮番登上热搜,多家上市药企实控人涉事被查。
这场医药健康产业的反腐风暴,深度、广度和力度前所未有,被称为“史上最强医药反腐”。不过,这也正是保障医药市场公平竞争,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刮骨疗毒的脚步并未停歇,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医药产业的变革势在必行。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国家医保谈判机制、鼓励药品创新研发新政不断,都在推动医药行业的内生力量和创新气象的成长。
破圈
挣脱桎梏寻找新路
“之前在卖奶粉,不好卖,都没什么人进店,现在以卖营养品为主了。”过去一年,健合集团经销商李女士改变了卖货结构,她最近在忙着发货,B族维生素片、DHA鱼油凝胶糖果等,奶粉在她这里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今年以来,受乳制品消费不振、养殖成本高企等影响,原奶出现阶段性过剩,价格持续下跌。李女士代理的健合产品,今年前9月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3.8%。
国内奶业正迎来格局重塑、优胜劣汰的时代,行业旧有规模收缩,企业必须想办法寻找新的增长点,“大健康”成为破圈关键。
伊利通过培育或开发有机、A2、A2β酪蛋白、富硒、原生DHA等系列健康功能性乳品,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高营养乳制品的升级需求。而健合旗下成人营养与护理用品业务中的Swisse斯维诗中国,市场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专业营养未来是整个奶业发展高端化的底层逻辑。”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专家组组长宋亮认为,奶业企业要加强供应链和数字化建设,加快技术储备与科技创新。
事实上,在众多重点产业领域,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步伐已经迈出,“破圈”大幕正徐徐拉开。
在建材领域,华润建材科技布局了骨料、板材、瓷砖胶等系列生产线,其中骨料业务作为“第二利润增长曲线”已经建立。东方雨虹依托防水主业协同优势,扩张产品种类至建筑涂料、保温、建筑修缮、特种砂浆。这些头部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希望打造综合型建材企业。
碧桂园虽然遭遇困境,但旗下博智林公司的建筑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并没有停滞。12月初,博智林多款机器人前往香港施工并举行开放日,机器人全自动协作,用传统一半的人工配置和工期时间,完成了楼栋5层、超过2500平方米的油漆工程施工。杨惠妍直言,科技建造是碧桂园不同于其他企业的优势所在,未来要继续不断强化,“真正在市场上打出一片天地”。
南方日报记者葛政涵
严慧芳周中雨股票配资实盘